添彩城市风景 助力城市生态 ——记江苏省徐州市迎宾路绿化EPC工程

发布时间:2021-08-17     字体大小:    

徐州市迎宾路绿化EPC工程位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境内,施工范围北起三环东路迎宾路口,南至京沪高速公路徐州出入口,全长约7.3公里,施工内容包括绿化种植、广场及停车场铺装、透水混凝土绿道、雨水花园、廊架、景墙、城市家具安装等。

 

 

作为项目施工单位,九州官方入口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和匠心造园的精神,坚持以人为本,充分利用原有场地资源,结合海绵城市建设,根据道路不同区块功能,多种绿化形式结合,丰富植物配置,注重细节处理,打造出一条自然风光与城市人文兼具的城市景观大道,成为徐州迎接五湖四海宾客的一张新名片。

 

植物配置,体现区块特色

 

项目绿化施工主要包括道路分车带、道路两侧带状绿地、节点绿地、高架桥垂直绿化等区块。每个区块根据其功能与特色,通过不同植物配置,营造丰富景观。

 

 

 

如针对位于高架桥下的道路分车带区块,植物选择主要考虑光照因素,桥体正下方光照较少区域以八角金盘、海桐、细叶麦冬等耐阴植物为主,点缀石楠球、大叶黄杨球等适应性强的球类植物。桥墩周围则选择附着性和耐阴性强的爬山虎,营造立体绿化景观。高架桥匝道出入口等光照较充足区域,上层选用朴树、楸树等,下层选用金桂、紫薇等,配以连翘、红王子锦带等地被,层次丰富、色彩分明。

 

 

 

对于道路十字路口、慢行绿道入口等重要节点,则进行精细化布置,运用“自然花境式”植物组团,注重植物高低错落、季相变化与色彩搭配,以桂花、枇杷、石楠等常绿植物及景石为“实”,红枫、鸡爪槭、彩叶杞柳等落叶植物及观赏草为“虚”,“虚实结合”配置花境骨架,并以金叶女贞、红叶石楠、银姬小蜡、金边黄杨等色叶球类作点缀,玉簪、石竹、兰花三七等耐寒性地被植物铺底,保持花境景观的持久性。

 

以人为本,满足多种需求

 

 

 

 

项目从整体布局到节点打造,在考虑景观的同时还充分考虑人们的多种需求。针对道路分车带的植物处理,既考虑景观更注重安全,对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范围内和弯道内侧的苗木高度进行控制,保证行车安全视距;弯道外侧树木沿边缘整齐连续栽植,预告道路线形变化,诱导驾驶员行车视线。针对道路两侧带状绿地,考虑行车及步行的视觉效果,全线以成片成林的“疏林草地”景观为主,如成片紫叶李、樱花、粉黛乱子草、紫花鸢尾等,大量同品种苗木栽植,增加绿化厚度,形成良好的视觉感受。行道树主要选用法桐、乌桕、落羽杉等适合徐州当地气候特点的树种,法桐树冠生长较快且叶片较大,夏季遮阴效果良好,充分考虑了行人的感受;同时法桐、乌桕、落羽杉为色叶树种,秋季观赏效果佳,乌桕冬季挂果更是极具北方特色。

 

 

 

项目全线绿道基本贯通,为带来更好的慢行体验,根据局部特点因地制宜变化绿道穿行方式,其中恢复绿地以绿地穿行式、借用人行道式为主,新建绿地以绿地穿行式为主。遮阴树林以散植、片植等形式结合绿道布置,注重林下空间营造,呈现一路蜿蜒变化的绿道风景。

 

 

 

项目毗邻多处居住小区,考虑周边居民需求,在观澜别院、中茵龙湖国际、维维龙湖湾南侧等绿地,选用小游园的绿化形式。在绿地中设置廊架广场、杉木桩广场、树池广场等景观节点,贯穿绿道园路,为周边居民提供休息娱乐的活动空间。

 

资源利用,节约造园成本

 

项目在施工中充分尊重现状,合理利用资源,对原有长势较好的成片绿植进行保留,对植物搭配杂乱的地方进行梳理、提升,通过新增高大色叶乔木背景林,形成林荫带;增加低矮花灌木前景,组成新的自然生态群落,恢复受损区域的生态系统。

 

 

 

如昆仑节点原有骨架乔木保留、龙湖国际样板段原有杜梨保留作主景树等均遵循该理念。此外,针对道路两侧带状绿地,施工中慎用少用后期养护成本较高的草皮、模纹,通过增加多年生、少修剪的散生植物、自然野趣的观赏草,如枇杷、丛生女贞、彩叶杞柳、棣棠、美丽月见草等,在丰富景观的同时,尽量减少后期养护成本。

 

生态优先,融入海绵城市理念

 

海绵城市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内涝,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,最大限度节约水资源,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作为城市的交通干道,项目建设充分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,前期整理地形时,就预留了生态滞留池、植草沟,后期栽植紫花鸢尾、西伯利亚鸢尾、花叶芦竹、芭蕉、美人蕉等水湿生植物,形成能够收集雨水、涵养地下水的雨水花园体系,既具有生态功能,又使景观富于变化。

 

 

 

在道路铺装上,采用透水材料及新型施工技术,并通过铺装材料、手法等的变化,营造“步移景异”的铺装效果。如昆仑大道节点广场景石前入口区域、景石后健身器材及树池休憩区域主要采用50cm厚灰色透水砖,与广场上零星散布的景石融为一体,营造“看得见山、望得见水、记得住乡愁”的枯山水意趣;广场北侧连接雨水花园处的小园路,用自然式叠石手法开辟出一条小型山路,使园路完美地融入雨水花园景观;广场东侧文化景墙处采用50cm厚小青砖人字铺、30cm厚不规则六边形黑色片岩碎拼等手法,形成新中式风格园林景观。道路两侧分布的绿道,则采用蓝色、灰色的透水混凝土材料,最大限度减少雨天对行人带来的影响。风雨过后,人们可以在绿道放心行走,呼吸清新的空气,欣赏沿路的如画风景。

 

匠心造园,注重细节处理

 

 

 

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注重细节处理,打造精细化园林。如在现场地形塑造时,离人行道或园路1m内的土方,确保其标高低于路面10cm左右,避免后期苗木浇水养护时,残土污染路面,影响景观效果。分车带模纹花坛空脚边全部镶嵌麦冬,在遮盖裸露土壤的同时,保证美观,方便养护。雨水花园内的溢水口周边布置小卵石、水湿生植物,将硬质设置与植物景观自然融合。道路分车带底部均为混凝土等硬质材料,透水性较差,通过拌和腐殖质营养土、增加施肥频率等手段,改善土壤团粒结构,使其具有疏松透气、保水保肥的特性,提高分车带植物成活率,保证后期景观效果。

 

 

 

如今,行走在这条绿意盎然的城市景观大道,春有樱花、海棠、迎春等繁花绽放,夏有梧桐、朴树等绿荫满地,秋天有桂花清香远溢,冬天还有雪松傲立风中。一年四季,风景随季节而变,以最好的姿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客,留下人们关于徐州这座生态之城的美好印象。